食用安全|男子接受內窺鏡檢查 膽管驚現5條寄生蟲蠕動 研究揭一飲食習慣易「惹蟲」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4/01/07 11:00

分享:

分享:

飲食要小心,否則隨時「惹蟲」上身!內地一名70多歲男子於醫院進行內窺鏡檢查時,竟意外揭發有5條扁平的寄生蟲於膽管內蠕動。事件被刊登於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中,研究指當一個人吃了含有未成熟寄生蟲的魚和蝦時,它會進入膽管、膽囊或肝臟,在那裡成熟為成蟲。

最新影片:

根據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報道,內地一名70歲的結腸癌男患者在接受膽管堵塞檢查時,醫生除了發現男子大腸中有腫瘤外,更在其膽道中發現了5隻呈扁平型態的寄生蟲不斷蠕動。幸運的是,由於發現及時,醫生趕緊將所有寄生蟲取出,並為男子處方相關藥物,再安排他進行癌症化療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指,,該研究發現的寄生蟲為「中華肝吸蟲」(clonorchis sinensis,又稱華支睪吸蟲),主要分布在亞洲淡水水域,當人食用了受到污染的生魚或未煮熟的蝦類,寄生蟲幼蟲就可能進入膽管,並以膽汁為食,而由於大多數病例是無症狀的,難以察覺寄生蟲的存在,若沒有及時治療,就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、肝膽病變等併發症。

食安中心:鯇魚易帶蟲卵 淡水魚不宜生食

據食安中心資料指,本港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個案粗略估計有8成均與中華肝吸蟲有關。人一般透過吃下含有囊狀幼蟲的生或未全熟淡水魚感染中華肝吸蟲,當中又以鯉科魚類,即鯇魚或大頭最容易帶有蟲卵,有機會令患者肝臟的膽管梗阻、發炎和出現癌症。

食安中心提醒,芥辣、酒、醋或其他香料均無法殺死包括中華肝吸蟲在內的寄生蟲,如用作火鍋及粥品等食物配料時,又或魚片切得太厚時,應特別注意淡水魚會否未完全煮熟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